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Reading:Emotional Interaction a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Emotional Interaction a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Helena Sustar1, Dr. Panayiotis Zaphiris2

Helena Sustar1, Dr. Panayiotis Zaphiris2
1Centre for HCI Design
City University, London EC1V 0HB, UK
helena.sustar.1@city.ac.uk,
2 Centre for HCI Design
City University, London EC1V 0HB, UK
zaphiri@soi.city.ac.uk



Abstract
  本文藉由「情感互動」的案例介紹此系統的設計和評估階段,以「中高年齡層」做為使用者與人溝通的一種方法,利用管理居住(智能住宅)和外部環境的溝通。提議使用非語言交流(照顧花園)的協助下,像是聲音,色彩,材料和形狀,以創造一種直覺的,流動的和持久的傳達。本文還報告了評估階段的互動調查,是否適合不同年齡組的使用者。評價階段是更集中在60歲左右老人用戶。我們評估了在不同情況下的利用此方法的交流,像是在與親友的溝通、服藥、錄音提醒,管理他們在家庭使用不同的服務。評價結果表明,使用者認為,這種互動是過於簡單以及在「中高年齡層」的第四時期(大約80歲 )不理解這種思維方式。



Keywords: elderly people(老年人), interaction design(互動設計), interface(界面)
--------------------------------------------------------------------------------------------
一、問題背景



  由於人類的預期壽命和人口變化,21世紀將是一個老年人的時代。而飛利浦公司認為未來技術將是「環境智能化」。老年人生活會是在一個促進和思想外傾的環境裡,這將可能使他們的身體活動和精神激勵。因此,要考量到靈活性、多元化的服務體系、隱私、決策、獨立。



二、該文獻的影響、貢獻與重要性




  本文是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並且在舒適愉快的居住環境下,自我就業,關心他們且具有獨立、創造性地的。考慮到這一切,提供了解決方案的技術,採用簡單的外部和智能(複雜)的內部。此外,為了研究這些問題,研究人員用了「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方法,設計和評估計劃抽象原型視圖的情感系統。



三、理論基礎與研究工具
  • 本研究第一階段,是收集了10個中型老人院居民所交談的記錄。發現他們日常的活動與社會接觸,是他們親屬和護理人員。
  • 第二階段,研究人員集思廣益會議,討論出有象徵性的關鍵字:聰明的、 簡單的、獨立、活動性、安全/居住和老齡化問題、控制和溝通。
  • 設計的結果在這些階段是一個低度三維模型/原型從純物質,如:木材、泡沫材料、玻璃纖維、塑膠製品。並將這個研究成品命名為「虛擬花園」。

  • 設計的靈感是做一個互動界面,試圖變得簡單且直覺的,利用技術和無線媒體的功能。

  • 「虛擬花園」包括4個組的工具,如圖下所示:
    (1)與使用者溝通設備。(可攜帶式,像胸針的型式)
    (2)記錄各種不同的訊息。
    (3)訊息轉換變壓器。
    (4)診斷工具。






  • 說明花園互動:
    使用者利用梳子梳理(4,此工具有診斷功能)花園。藉由訊息設備(1),使用者可以跟他們的親屬或「虛擬園丁」說話 ,並且記錄各種不同的訊息(2),以及味道,聲音和圖像。訊息的變壓器(3)可檢測濕氣,燈光和溫度顯示不斷變化的顏色、葉片開始移動或語音信息。主要的互動模式是使用者和「虛擬花園」裡的植物(小工具)產生互動行為,並改變花園裡植物的位置。

  • 「虛擬花園」做了簡短的視訊,可用於使用者之間的溝通、並與社會聯繫和管理事項的智能住宅。如圖下所示:

  • 「虛擬花園」是以使用者簡單和理解的方式進行。其中,此模型的電腦是利用網際網路得到不同的訊息和詮釋。 如圖下所示:

使用者不斷變化位置,則虛擬花園可以調節花園裡面的溫度與燈光。如圖下所示:



  • 本研究採用標準化的調查問卷。 調查內容如:個人特徵、住所、健康、使用的休閒時間、與親屬溝通的方式(面對面接觸,電話交談)、他們已經使用的技術。

  • 面談對象有:11名學生( 21至36歲) 、兩個母親( 30至45歲) 、另加4老人( 60歲以上)、4個80多歲。評價階段持續了40分鐘到一個半小時。

  • 評估結果,使用者進行花園的互動行為中,一開始滿懷熱情,但他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含義,漸漸地感到厭倦。他們並指出,該原型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動。而80歲以上的使用者,大多從未使用過資訊科技,希望互動需要更加明確,並盡可能簡單。這種裝置可能有技術知識和社會差距歲數的問題,使得這個年齡組的看不出「虛擬花園」作為一個有用的設備。

  • 本文未來研究兩個可能的方向:
    (1)改進設計過程,並且包括使用者的定界定,此外,提昇可用性、可接受性和可實現,並採用參與設計的方法。
    (2)需要進行不同年齡組的集數據資料,可更了解抽象原型視圖。顯而易見的是,老年人中現有的問題,如何使用想像力讓抽象原型視圖可以轉變成現實的和功能的設備。


四、相似問題的現有成果

  未來的技術將會推動更多的感官在使用者周遭上。這包括了心理過程:觸發回憶,情感,氣味,觸覺,它將把我們帶入過去,讓我們更自然的聯繫。



  Philips:Ambient Intelligence: Changing lives for the better.(荷蘭飛利浦公司所提供的相關文獻:環境智能:生活可以變更好)



http://www.search.philips.com/search/search?q=Ambient+Intelligence%3A+Changing+lives+for+the+better&s=all&l=global&h=all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現象學/梅洛龐蒂

  梅洛龐蒂顯露自然與意識間活生生關係的「第三向度」。在<<行為的結構裡>>裡,他說明為什麼人的行為既不完全是複雜的身體機制,也不能完全理解為純粹的精神活動。中間地帶應該以網羅整個在界的結構與型能等概念來詮釋。因此,強調意識與身體不可分離的關係。
  我們的身體經驗一直保留著一個解消不了的雙重意義,因為它既不完全是物,也不完全是意識。

  在晚期作品<<可見與不可見>>裡,梅洛龐蒂開始建構一個新存有論。主體與客體的中間地帶現在要在存有裡面發現,因而,他論及了「世界的身體」。人類不在世界的對立面,而是它的身體的一部分,一切物的結構、意義、之所以可見,都是得自於它。


補充:
梅洛龐蒂認為身體絕對不是傳統身心二元論所理解的體身;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但這決不能自然主義地理解為身體包括大腦,大腦有思維功能,所以身體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

  • 可見與不可見
    梅洛龐蒂藉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關係來說明這個經驗的界限。



  不可見不是指還沒有被看見,而是表示一個原則性的隱匿,它的理由在我們的「看」本身當中。Ex:一幅畫永遠「包含」著被畫家省略的部分;瞭解一句話的背景永遠包括它說出來的與沒有說出來的。梅洛龐蒂稱這個隱匿的無限存有為不馴或野性的存有,在我們嘗試把它框限在理性的秩序裡時,它就立即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