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目地:了解工研院已具開發的知識與技術,藉由這次的參訪讓我們對年底的工作坊更有具體的概念與應用的技術,擴增我們對互動設計的眼界,並起發我們的創作靈感。
-------------------------------------------------------------------------------------------------
工研院的理念與願景
人機互動科技中心秉持「以人為本,電腦為輔」的理念,專注於人的肢體動作與情感互動的科技研發,並且不斷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設計、實現更直覺的電腦互動介面,並且為了實現「健康」、「運動」和「娛樂」的產品概念,現更將肢體動作辨識技術應用於視訊遊戲的互動控制,並且跨領域整合醫學工程的知識與技術,帶動健康生活科技的創新產業。
工研院的技術研發與應用
- 開發肢體動作辨識、手勢辨識、臉部辨識追蹤、手寫軌跡辨識等視訊動作辨識 技術,應用於數位遊戲、數位學習、網路多媒體等產業。
- 開發情感辨識、情感擬真塑模、運動情緒辨識等情感運算技術,應用於互動玩具、健身器材等產業。
- 整合動作擷取、生物力學分析、ICT運動生理監測與分析、體適能運動處方、虛擬教練等技術於健身中心、健康管理、運動指導等產業。
以下介紹工研院所開發的互動設計(由我接觸並了解的互動設計作品來說明)
一、手勢滑鼠(Gesture Mouse)
使用最靈巧的雙手,直覺式的控制複雜而精密的手勢運動,以手勢主宰你的電腦視窗介面操作;以手勢操作非接觸控制的儀器設備,輕鬆執行各種操控。
原型特色:
- 可以利用手指快速移動桌面指標。
- 結合指尖辨識功能,展現開啟、關閉、次選項、上下快速捲動等滑鼠功能,輕鬆執行各種命令。
- 影像背景複雜不影響手勢辨識速度與準確度。
原型規格:
- 手勢辨識可達30 fps 。
- 適用任何web-camera 。
關鍵技術:
- 指尖辨識技術。
- 膚色偵測技術。
- 影像特徵辨識技術
創新應用:
- 醫療環境抗污非接觸操作。
- 工業機具操作探制。
- 商業互動廣告。
- 互動遊戲產品。
手勢操作:
小結:當我在操作這個介面時,發現如果沒有解說員在我身邊解說手部姿勢時,我會不知道要用什麼手勢,才能操作這個介面。也就是說,若沒有告訴我這三個手勢的訊息,我會嘗試著用不同的手勢,但會發現介面怎麼都沒有動靜,此因,我就會充滿了疑惑。
二、肢體動作辦識模擬飛行(Flying Simulation)
摸擬飛行乃是以投影機在牆壁上投影一個逼真的3D城市觀景畫面,玩家不需穿戴任何裝置,透過肢體動作辦識,以第一人稱之式控制視角之移動,人物之前進,使體驗者感受在城市飛行的樂趣。
特性:
- 即時且直覺得互動表示方式 。
- 不需穿戴任何感測裝置 。
- 輪入裝置採用單一家用攝影機 。
- 肢體語意操控介面 :
(1) 可表達含16種以上的語意組合。
(2) 部份語意可獨立於複雜背景 。
技術應用:
1. 多媒體互動廣告產品。
2. 互動裝置藝術產品 。
3. 立體動畫遊戲產品。
小結:在「肢體動作辦識模擬飛行」裡,我用直覺的肢體行為來想像我是一隻鳥,用我的身體平衡來平衡3D城市觀景畫面,可是我發現我是個平衡感不好的人,一直在撞到城市裡的建築物,不然就是動不了,呵呵!不過玩久了,還真的會頭暈。如果肢體動作辦識能夠用身體全身,包含腿部以及可以走動(而不是在定位於某點)的話,我想,人類肢體行為可以更融入此作品,互動效果也會更好。
三、影像式互動系統夢幻足球(Image Interactive System-Soccer Game)
夢幻足球乃是以投影機在地板上投影一個逼真的足球場,玩家不需穿戴任何裝置,直接進入足球場中就可與影像中的足球互動。
本遊戲主要是運用即時影像處理技術,透過CCD攝影機從上方擷取投影機投影的地板畫面,去除掉週邊多餘景物,只留下足球畫面。再以即時性動態人體陰影捕捉技術分析球場畫面資料,分辨球場上那些位置有人進入,由足球場算圖與模擬程式計算並處理人和球的互動,進行虛擬的足球影像互動遊戲。所以每位玩家不需穿戴任何感應器,只要人進入足球場中用腳或頭來踢球、擋球、射門,直接進行一場刺激的足球比賽。
規格‧特性:
- 影像輪廓辨識可達每秒60張 。
- 影像辨識解析度可達640*480。
- 可同時多位玩家進行遊戲 。
- 不需穿戴任何額外裝置 。
技術應用:
- 互動展示。
- 互動廣告。
- 數位佈景。
- 互動學習。
- 大型互動遊戲。
小結:在「影像式互動系統夢幻足球」裡,發現了一個小小的缺失,攝影機只要針測到物體時,並且再做即時影像處理,只要是屬於暗色的物體,就可以有「觸碰」的動作,由此可得,只要是暗色物體,碰觸到足球時,也可以把足球踢走,可見,不一定要用腿部來踢,反而可以用其他的物件來觸碰,此時「足球」的定義就會變的矛盾。
心得:藉由這次的參訪,發現「創意」真的是最大關鍵,技術可以輔助作品,此外,我還發現設計者要觀察人類的行為,並根據大多的人類行為上,做出互動設計的作品,使用者不需要解說員的說明,就得知如何與作品產生互動,總之而知,設計者要必需了解大多數的使用者行為的函意是什麼?再藉由使用者行為表達某個意涵,並與作品上產生了互動的行為。
1 則留言:
歡迎再來拜訪人機中心,
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新的突破了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