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讀:情感設計

情感設計
--我們為何喜歡(討厭)日常用品
Emotional Design
作者:Donald A. Norman
譯者:翁鶺嵐、鄭玉屏、張志傑
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出版時間:2008年5月
------------------------------------------------------------------------------------
情感與情緒對於日常的決策十分重要的,它可幫助你抉擇好與壞之間,且減少思考,並提供決策的方向。除此之外,當你看到某些產品時,你會覺得有趣而買下它,也許它的功能性沒有很強大,但是它總是會讓你會心一笑或是帶給你情感的回憶,所以設計師除了要有豐富體驗的設計技能之外,還要有感受者的體驗技能。

此書作者Norman把情感因素加入在設計裡,而「設計心理學」則是討探功能性與使用性,很少談到美觀與情感。 以下是擷取書中所提到三個不同的層次,也帶來不同的感受。

大腦運作的三個不同層次
1.本能層次(自動預置層)
2.行為層次(控制日常行為的大腦運作)
3.反思層次(大腦思考的部分)

作者對應人類三種大腦運作層次,提出三種設計層次的特性如下:
1.本能層次的設計(先於意識、思線)--> 外觀(形成第一印象)
 1)時間:現在
 2)自然法則
2.行為層次的設計(體驗:功能、成效、可用性)--> 使用的樂趣和效用
 1)時間:現在
 2)和使用有關,外觀不那麼重要,「效能」很重要
 3)好的行為設計四項要素:功能性、理解性、使用性、身體的感覺
3.反思層次的設計(文化、經驗、教育、個別差異)--> 自我形象、個人滿足、記憶
 1)時間:過去、未來
 2)反思設計的本質---- 一切都在觀者的心中

<<設計令人愉悅的產品>>派屈克‧喬丹以李奧納‧泰格的研究為基礎,區分出四種愉悅感:
1.生理的愉悅-->本能層次、行為層次
2.社交的愉悅-->行為層次、反思層次
3.心理的愉悅-->行為層次
4.理念的愉悅-->反思層次

3 則留言:

hsiao-chen you 提到...

嚴格地說不是"大腦的三個不同層次"...而是"大腦運作的三個不同層次"。

Olivia 提到...

恩恩~已改好了!

hsiao-chen you 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