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邦動作分析論
黃彥慈、陳五洲(2007)。拉邦動作分析論。大專體育,88,169-175。
1.1928年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當初為了加強傳統舞譜之不足,發明拉邦動作分析系統,傳統的舞譜只記錄時間與步伐,而拉邦為了彌補其不足,進而更深入的加入時間、空間與量化的方式記錄身體動作。
2.拉邦動作的定義
拉邦認為動作應該將三個層面做探討:
(1)根基性:動作必須以深層處為出發點,不單指動作的外觀,應將焦點著重於深層的肌肉或關節為啟動點。
(2)整體性:應將間斷或不連續的動作串聯,從內而外,由外至內整合為一體,以達到時間與空間中身體肢段的合諧性(harmony)。
(3)功能性:動作在各領域所代表的功能不盡相同,所表達的方式也不一樣,依照專家學者的見解與研究目的,無法將動作做出合理的區別,不論從事什麼樣子的動作,動作本身還是有其可分辨的外觀與本質。
3.以下三套舞譜便被合稱為拉邦動作分析系統:
(1)記錄舞步與身體姿勢的拉邦舞譜Labanotation 又名Kinetography
他將象形符號作為顯示運動的方向,顏色的濃淡表示動作的水平,動作的長短則以中線作為動作的持續性與節拍,以特殊符號代表身體部位,閱讀順序則為由下往上等等…。
(2)記錄空間的舞譜系統-Choreutics
將旋轉面像動作分為六面體、八面體以及二十面體來記錄,以線條代表空間運動的外形。
(3)記錄時間、動力與形狀的舞譜-Eukinetics 又名Effort and shape
拉邦將常見的日常生活動作歸類為八種,分別為漂浮(folat)、擊打(punch)、滑行(glide)、鞭甩(slash)、輕拍(dab)、扭絞(wring)、輕彈(flick)、擠壓(press)。
Ex:擊打(punch)的記錄圖示就是由元素中的Direct、Strong、Sudden 所組成的,當我們要做擊打動作時,必需是直接、力道強且急速三項元素所組合。
4.拉邦動作分析具有精確、詳細的特質(Laban, 1966),其質化理論是由五大基本要素、四大元素以及八種日常生活型態所組成,藉由這三大原則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
5.拉邦動作分析的五大因素
(1) 身體(body)
a. 身體造型:對稱性與不對稱性的型態。
b. 身體動作
c. 身體部位的使用
(2)時間(time)
a.基本拍
b.重拍
c.速度
(3)空間(space)
a. 空間範圍
b. 水平高度
c. 路徑軌跡
(4)勁力(effort)
重力(weight)、時間、空間做結合。利用拉邦提及的八個日常動作要素輕拍、漂浮、重擊、滑行、鞭甩、擠壓、扭絞與輕彈等作為練習的基礎,通常一個動作,由輕跟重明顯區分執行。
(5)關係(relationship)
a.採用雙人、三人或是多人分組,進行群體動作配合與移動。
b.嘗試在不同的環境中去探索與配合。
3 則留言:
雖然還沒看到內容,有開始動...就是好的!一起加油。
漂浮是否應記為float?
拉邦舞譜雙腳往前跳、爽腳往後跳的符號
張貼留言